詹国枢同志说“农村耕地撂荒不可怕”,当然他是以一个问答的形式来说话的,这样的一个好处在于各种观点逐一碰撞回复,很多话都可以假他人之口,但作为一名农村人,我想詹国枢同志的想法是过于乐观了,他所描述的一些从他的视角里得到的乐观回答也是不太切实际的。
会这样想,一看总编辑就没有参加上山下乡。 农村小孩都知道,地荒三年是宝,田荒三年长草。 田荒在那里确实省水,但是隔几年再来犁的时候,全都是漏眼筛子一样,几年的水都不够这一年用。 现在的文人,包括张捷,@张捷财经观察 对于土地对于粮食都盲目乐观了。对于房地产更是盲目乐观了。 还是因为养成了在办公室里看数据的坏习惯,但是总编辑你可是记者呀。虽然自己并没有那个时间精力下乡采访,但还是可以问一问那些年轻的学生徒弟吧? 那些还未曾遭受过社会毒打,或者还没有被打屈服,没有变得圆滑的学生的话,还是值得一听的。当然需要他们来自于农村,至少也是有农村的亲戚才行。 几十年前浮夸风放卫星历历在目呀!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跟形式主义做斗争,这难道不是缩小版的浮夸风吗? 既然是一个已经退下来的总编辑,要说分量,分量也够了,要说时间,时间也有了。也该是大江南北的多走一走了,不要经常被同行的报道打了鸡血,兴奋得不能自抑。
农村人地少人多,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,这是真实的,但这并不是让耕地撂荒的理由。财富一直在城市里面循环打转,从不流入农村,农民若不撂荒去城市里抢一点零头,按农村里面的产出,按现在的物价和利益配比,大多数农民都将生活在赤贫状态!根除不了源头,问题永远解决不了。
詹国枢全文:
《农村耕地撂荒,其实并不可怕》:有哥们儿说现在农村青壮年都进城打工了,农村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,地都荒了没人种。俺问:依你看怎么办?哥们儿说:应该动员一些农村人回去种地,也好解决年轻人的就业问题。俺说:你也可以让你孩子去农村包一块儿地种嘛!哥们儿急了:咋不让你娃去农村包地!俺赶紧说:咱们都想待在城里,也不想让孩子去农村,为啥非要让人家农民工回村种地?不公平吧?哥们儿:都进城了,谁去种地?俺说:这是一个伪命题。咱们国家人多地少,种地的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,还得向第二、第三产业转移。再说,现在乐意种田的企业和个人并不少,撂荒地毕竟是个别现象。就是再多一点撂荒地也不可怕,过去对耕地索取太多,土壤重金属化日趋严重,刚好让地歇歇养一养,也可节约宝贵的水资源。我国古代、西方现代都有休耕或轮作培养地力的模式。旁边的人说:刘掌柜懂得真多。俺说:哪里!碰巧刚看到一篇这方面的网文,现炒现卖。(转自《刘掌柜杂谈》 作者 刘强)
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