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僻农村堵车的背后,见证畸形的繁华

车自然是越来越多的,路必然会不够的,农村作为工业城市商品的输出地,在让汽车承载了金融属性后,让更多人拥有车成了经济发展的“必要”一环,买车的农村人在城市里面停车行车问题还没解决,到了农村后这人车路的矛盾就更大了。

农村的乡道,那是真的窄,小型车还可以小心翼翼的错道而过,大一点的车就必须借助那些不多的地形才能让两车通行,但更多时候就会擦伤掉漆,自然就会有两个车主之间的理论,且不说是私了还是报交警,在狭窄的路上不一会就会堵上几十辆车,那还真会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。

不但是乡道每次一遇到些问题就会堵车,就便是省道上面也是如此,动不动就数公里长的堵塞现象,平日里一堆一堆的交通管理员,到了这时候就显得格外稀少。

但是为了发展经济,为了经济繁荣,似乎人人有车就成了必需品,现在也不过是家家有车,那么真到了人人有车的时候,又该是怎么样的景象呢?这么多的车真能带来便利性吗?

为了维持这么多车的出行和停放,又得拿出多少地来摆放呢?这个体量下的汽车,需要多少钢铁制造出来?又需要多少钢铁的投入才能弥补以旧换新和自然氧化下的那个量?我们是真的给后世做了一个好榜样吗?

当然这些全是杞人忧天的想法,那些巨人尚且不捉急,小矮子们又急什么呢?只是感觉那些“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”的口号过于打脸罢了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请点赞支持!
点赞10 分享
大话西游 抢沙发
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

    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