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洪水时代被东西方文明共同记录,证明史前传说确有此事。在那个比肩神灵的人王时代,共工、鲧、大禹都是华夏文明“治水”经验智慧的创新尝试和总结。自有文字记载以来,历代王朝都涌现出“治水”之大贤,王朝更迭不过数百载,多已默默无闻,但古今之大贤之名,历经千年万载,亦璀璨如新。
此次洞庭湖决堤,华容县遭受水灾,在央视镜头下,放眼望去,几成泽国。不管人类是否能上九天揽月,或是已下五洋捉鳖,治水之策仍是重中之重。
华容溃堤150米,从直播画面看来,亦有望洋兴叹之感。堤坝在于未溃时,真到了决堤那一刻,即便有现代科技加成,在大自然淫威面前,人力渺小如尘埃。
万幸好在,溃堤区人员已经转移,只要人没事,万事可期。当然,如若无险情发生,岂不更美。大水滔滔之下地表作物建筑多有损毁,便是那土地,水流所向,也多是卵石停留。灾后重建工作,又要努力三五年。
观网友留言,颇有微词,认为准备不够充分,当然这些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建言,只是以“怒其不争气”的口吻发出。
网友口中的细沙堵漏,应该是无人机镜头下的运送材料大车,看起来像是装的细沙,这属于视觉上的偏差,个人认为那都是一些卵石石块,只是块头不算大。
而横幅抗洪的调侃,个人认为不用介怀,网友其实是想看到“更有作为”的表现,毕竟决堤在那里,而望洋兴叹的现实也在那里。
这也提醒我们执一方江湖之牛耳者,虽然有可能溃堤是数天之前就有预计的事情,横幅的准备亦是提前备有而非临时特意赶制,但我们或许可以制作出代表不同紧急事态的旗帜条幅令牌,向全民公告,需要时直接披挂即可,这样大家更能接受一些。
网友的智慧不容小觑,对于细碎石在洪水中的“无力”,也都提出了钢筋笼和事先制作大型混凝土方的好建议。
以我粗浅的认知来看,除了网友所提及的准备好混凝土方这些抗洪材料外,对于堤岸的加强也势在必行,从直播画面中可以看出来,堤岸上的通车道并不够宽敞,至少应该能够畅通大车的双车道,而不是单行道,而且需要留下极多的掉头区,这些掉头区也能让堤岸更牢固,而且当车道更宽敞以后,也意味着堤坝得到了加强。
随着城市化的迅猛推进,和气候变化的猛烈,以后的水涝灾害或会更加频繁,用心筑牢护城堤坝,才能守护一方平安。
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