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在交通标符中的存在感真弱

平时遇到公路上的交通标识,反正它不认识我,我也不认识它,乐得一个熟视无睹,等到学车时,科目一刷题大业开启,才发现中文汉字在交通标识符号中的存在感真心弱鸡,如果说泱泱大国交通符号全被英语跟大马猴最爱的图形符号统治,一定会有人喷我顽固守旧,可却也是事实。

什么国道G,省道S,县道X,到了乡道编不下去了来了个Y,可印刷上汉字,也就多一个字,却明明白白,丝毫用不着猜,还需要拿来做考题吗?

图片[1]-汉字在交通标符中的存在感真弱-墨铺

再来看看汽车里面的,不是图案符号,就是英语字符或简写,大清虽然灭了,华夏还在啊。若干年前我们的家用电子机器也是英语面板,可现如今不也都更换成中文面板了吗?有哪一点是不可以汉化的呢?可是在汽车行业,英语占据的统治地位牢不可破!

原本小学生都能理解的汉字,却硬生生让我们继续保持着如同购买洋车的即视感,我们年年都在增加考题,可事实上很多内容作为基础知识,用汉字标注一目了然,见字知义,原本就不需要考核的好吧?

图片[2]-汉字在交通标符中的存在感真弱-墨铺

虽然说,据某些科学家说,图形能让人更快知晓内容,而文字还需要反应时间。这大概能支撑起交通标识里面为何如此之的图案。可是大哥,造成交通意外和违规的真是因为文字内容吗?明明是看到图案还没想起来那到底代表什么好吧?难道说一个图案,再加上文字“机动车车道”,会出更多意外会有更多违规?狗都不信呢!

图片[3]-汉字在交通标符中的存在感真弱-墨铺

总之,在交通道路标识上面,除了地名之类的外,也就看到救援服务12122,让人一看就懂,其他的说真的,全靠脑瓜子死记。

图片[4]-汉字在交通标符中的存在感真弱-墨铺

原本学车是练技能,还有掌握行车常识,可硬生生搞成了几千条考题的题库,就好像学习种水稻,还得掌握马尾巴的作用一样。

这么多考题,真的会让每一个学车的都成了交通法规的法律专家?可事实上却是驾校以及相关培训机构的狂欢盛宴,看看机构总结的“以上错,以下对”、“见罚找罚,无罚找吊销”吧!这纯属应试教育好不好?有啥用呢?学车的连考题内容都没看就直接刷过了,还指望着庞大的题库来普法?

不是英语就是图案,就好像多一个汉字就会让世界毁灭了似的。

难怪有网友吐槽说“编写这套交规的难道是一个英国人?当然也更有可能是来自英国的大马猴吧!”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请点赞支持!
点赞10 分享
大话西游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