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二凤传奇》第 27 章围绕 “空心的农村是怎么炼成的” 展开,主要内容如下:
- 农村劳动力流失的原因与过程
- 社会工业化后,城市工业对人口需求大,工资吸引力强,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。起初是农闲时打短工,后来发展为每家有一两人常年在外打工,仅留老人和孩子。
- 农民虽身份为农民工,却需兼顾家中田地和城市工作。取消农业税后农村负担减轻,但粮价稳定难赚钱,而物价上涨使生活成本增加,为改善生活,更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。
- 外出打工曾不易,需证件且可能有成本或指标限制,有人冒险南下。尽管有查暂住证等困难,但因家中需交农业税、教育附加费等,仅靠土地难以维持生活,仍有很多人想出去。
- 打工对农村的影响
- 打工者省吃俭用积累的收入反哺农村,使农村住房从灰黑木屋、土砖房变为红砖房,后来更讲究造型和风格,内部装修也更洋气,但部分人修房后积蓄空空。
- 结婚彩礼等开销增大,追求体面的花费也增加了农村家庭负担。
- 农村教育的衰落
- 原来的乡级单位与其他乡合并后,教育资源向镇上倾斜,好老师前往镇上,留下的老师混日子,导致农村学校生源流失。
- 家长为让孩子接受更好教育,将其送往镇上读书,妈妈或奶奶陪读并租房,增加了租房、买菜、路费等开支,这些开支成为 GDP 的一部分。
- 农村学校逐渐收缩,从保留初中到仅存小学低年级,甚至面临撤销,仅留的几个低年级学生也可能前往镇上读书。
- 农村家庭的现状
- 农村家庭的积余投入到孩子在镇上的教育和生活中。
- 外出打工者收入增长不明显,但生活成本和家庭开支增加,导致他们必须持续打工维持生活,与过去靠种田为生的状况类似。
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