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主人公是 33 岁的陈默,在一家上市公司做了 8 年产品经理,平时喜欢和身边的同事、朋友聊职场话题,经常被人说 “听你分析职场问题,特别有收获”。2023 年年初,他感觉工作进入瓶颈期,想找个副业丰富收入,偶然在喜马拉雅听到几档职场播客,觉得 “自己也能分享点干货”,便决定打造一档职场类播客节目。从一开始单集播放量只有几百,到后来靠广告分成每月稳定赚 2000-3000 元,他不仅实现了副业增收,还意外积累了职场领域的个人影响力。
一、起步:从 “职场经验” 切入,打造首档播客节目
陈默的核心优势是 “有 8 年产品经理经验,熟悉职场晋升、跨部门沟通、简历优化等实际问题”,但刚开始做播客时,他也走了不少弯路。
2023 年 2 月,他注册喜马拉雅账号后,没做任何准备就录制了第一期播客,主题是 “职场人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”。当时他用手机自带麦克风录制,背景有电脑风扇的杂音;内容上东拉西扯,从 “专业技能提升” 讲到 “职场人际关系”,30 分钟的节目没有清晰结构;结尾也没做互动引导,直接就结束了。
发布后,他每天刷新数据,结果单集播放量只有 320,点赞和评论加起来不到 10 个。他有点受挫,便去听了几档热门职场播客,发现人家的节目 “主题具体、结构清晰、声音干净”—— 比如有一档播客专门讲 “跨部门沟通的 3 个技巧”,每部分都有具体案例,还会在结尾引导听众留言提问。
找到问题后,陈默开始重新调整:
主题聚焦:不再讲宽泛的 “核心竞争力”,而是选择 “职场人最关心的具体问题”,比如 “产品经理如何写好需求文档”“跨部门协作时被甩锅怎么办”“30 岁职场人如何规划职业方向”;
内容结构:采用 “痛点引入 + 案例分析 + 方法总结 + 互动引导” 的固定结构,每集控制在 25-30 分钟,确保节奏紧凑;
设备升级:花 300 元买了一个 USB 麦克风(罗技 C920 自带麦克风,兼顾录音和视频,性价比高),找了家里的储藏室(隔音效果好)作为录制空间,解决了杂音问题。
2023 年 3 月,他录制了第二期播客,主题是 “跨部门协作被甩锅?3 个方法帮你化解危机”。开头他用自己的经历引入:“上周我和运营部门合作一个项目,结果上线后出了问题,运营同事说‘需求是产品定的’,把责任推给我 ——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,今天就教大家 3 个实用方法,既不激化矛盾,又能厘清责任”;中间部分,他结合 3 个真实案例(自己的经历、同事的经历、网友分享的故事),分别讲解 “事前留痕”“事中同步”“事后复盘” 的具体操作;结尾引导互动:“你们在跨部门协作中遇到过甩锅吗?是怎么处理的?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,我会选 3 个问题在下期节目解答”。
这期节目发布后,播放量慢慢涨到了 1800,收到了 27 条评论,还有不少听众留言说 “方法很实用,下周就试试”。这次的成功让陈默找到了方向,他开始保持 “每周更新 1 期” 的节奏,每期都聚焦一个具体的职场问题,内容越来越受欢迎。
二、进阶:优化内容与互动,解锁广告分成
随着节目更新,陈默的播客粉丝慢慢积累,2023 年 5 月,账号粉丝涨到了 800 多,累计播放量突破 1 万。他在喜马拉雅 “创作中心” 看到 “广告分成” 的申请入口,便提交了申请(需满足 “累计播放量超 1 万 + 实名认证”),3 天后审核通过,他的播客正式解锁广告分成功能 —— 音频开头会插入 15 秒的平台广告,按有效播放量计算收益,1 万有效播放约 15-30 元。
刚开始,他的广告分成收益并不高,每期节目播放量 1 万左右,每月更新 4 期,广告分成只有 60-80 元。他分析原因,发现是 “完播率太低”—— 很多听众听到广告就退出了,或者听了 10 分钟就划走,导致 “有效播放量” 上不去。
为了提升完播率和有效播放量,他做了两个关键调整:
优化广告承接:在广告播放前,加一句引导语:“接下来有 15 秒广告,广告后会分享‘职场晋升中最容易被忽略的 2 个细节’,干货很多,建议耐心听完”—— 这样能减少听众在广告阶段的流失;
强化内容吸引力:把 “痛点引入” 提前到节目开头 30 秒内,比如讲 “职场晋升” 的一期,开头直接说 “3 年没升职?不是你能力不够,而是你没做好这 2 件事 —— 很多人每天加班加点,却连晋升名单都没进,问题就出在这里”;中间每 10 分钟加一个 “小总结”,比如 “前面我们讲了晋升的第一个关键:主动汇报工作,接下来讲第二个关键:绑定高价值项目”,帮助听众梳理思路,减少中途退出。
调整后效果很明显:2023 年 6 月,他的一期播客《30 岁没当上管理岗?别慌,这 3 条路比当领导更有前途》,完播率从之前的 35% 提升到 58%,有效播放量涨到了 2.3 万,单期广告分成赚了 42 元。到 2023 年 7 月,他每月的广告分成收益已经稳定在 300-400 元,虽然不多,但让他看到了 “播客 + 广告分成” 的潜力。
同时,他还加强了听众互动:每期节目会挑选 3 个听众的评论问题,在下期节目开头解答;还建了一个 “职场交流群”,把活跃听众拉进群里,定期在群里收集大家关心的话题(如 “如何和强势的领导沟通”“职场中要不要主动提加薪”),作为后续节目的主题。群里的听众不仅是 “内容来源”,还是 “免费宣传员”—— 他们会把节目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、同事群,帮陈默带来了不少新听众。
三、稳定:拓展内容形式,提升广告分成收益
2023 年 9 月,陈默的播客账号粉丝涨到了 3000 多,累计播放量突破 10 万,广告分成单价也从最初的 15 元 / 万播放涨到了 25 元 / 万播放(平台根据账号粉丝粘性、内容垂直度调整分成单价)。他开始尝试拓展内容形式,进一步提升收益:
增加 “案例解析” 专场:每月做 1 期 “听众案例解析”,提前在群里收集听众的职场困惑(如 “入职 3 个月,感觉不适应,要不要辞职”“同事抢功劳,该怎么应对”),在节目中结合自己的经验,给出具体建议。这种 “量身定制” 的内容很受欢迎,一期 “案例解析” 的播放量通常能达到 3-4 万,单期广告分成能赚 75-100 元;
邀请嘉宾合作:邀请身边的职场达人(如 HR 经理、资深总监)做嘉宾,一起录制播客。比如邀请 HR 经理聊 “简历优化技巧”,邀请总监聊 “职场转型经验”,嘉宾的专业视角让内容更丰富,也能吸引嘉宾的粉丝来听节目。2023 年 10 月,他和一位 500 强企业 HR 经理合作的《简历中最容易被淘汰的 5 个错误》,播放量涨到了 5.2 万,单期广告分成赚了 130 元;
开通 “付费问答”:粉丝超 3000 后,他在喜马拉雅开通了 “付费问答” 功能(听众付费 19.9 元,可向他提问职场问题,他会录制 1-2 分钟的音频解答),这部分虽然不是广告分成,但能作为额外收益补充,每月能赚 500-800 元。
到 2023 年年底,陈默的播客节目每月更新 4-5 期,平均每期有效播放量 3-4 万,每月广告分成收益稳定在 2000-3000 元,加上 “付费问答” 的收益,每月靠播客能赚 2500-3800 元。更意外的是,因为播客积累了职场领域的影响力,有几家企业找他做 “职场培训”,单次培训费用 5000-8000 元,让他的副业收入又上了一个台阶。
他总结自己的经验:“做播客不用追求‘大而全’,聚焦自己熟悉的领域,把‘具体问题’讲透,就能吸引精准听众;广告分成收益虽然初期不高,但只要坚持优化内容、做好互动,随着播放量和粉丝粘性的提升,收益会慢慢涨起来。对职场人来说,把自己的经验变成音频内容,既能赚副业收入,又能积累个人影响力,是很划算的事。”
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