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主人公是 28 岁的林晓,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行政,每天下班后有 2-3 小时空闲时间。2023 年 3 月,她偶然在喜马拉雅听到一本情感类有声书,觉得 “自己的声音也能试试”,便抱着 “赚点零花钱” 的心态开始接触有声书录制。从一开始连 “降噪” 都不会,到后来能稳定接单,还通过个人账号的广告分成增加收益,她现在每月能靠音频内容赚 1500-2000 元,成为了身边朋友眼里的 “声音副业达人”。
一、起步:从 “零经验” 到完成第一单有声书录制
林晓的声音属于 “温柔女声”,平时说话就自带亲和力,身边人常说 “听你说话很舒服”。但刚开始接触有声书时,她完全是 “小白”—— 不知道去哪里找素材,不会用录音软件,甚至不知道 “情感基调” 该怎么调整。
2023 年 3 月,她在喜马拉雅 APP 的 “创作中心” 看到 “有声制作平台” 的入口,点进去发现里面有很多 “新手友好” 的录制任务,比如 “儿童睡前故事录制,每集 5 分钟,单集报酬 50 元”。她选了一个 “小熊的友谊” 的儿童故事任务,抱着 “试试水” 的心态开始准备:
设备:她只有一部苹果手机和一副有线耳机,便用耳机麦克风录制,找了家里最安静的卧室,在桌面铺了一块毛毯(减少键盘和桌面碰撞的杂音);
脚本梳理:提前把 500 字的故事读了 3 遍,标记出 “小熊开心”“小熊难过” 的段落,想着录制时要调整语气;
录制:打开喜马拉雅 APP 的 “录音功能”,按照标记的情感段落录制,过程中遇到口误就暂停重录,5 分钟的故事录了 1 个多小时才满意。
录制完成后,她不知道怎么 “降噪”,就直接提交给了版权方。没想到第二天收到版权方的反馈:“背景有轻微杂音,建议做降噪处理;部分段落情感可以再饱满一点,比如小熊找到朋友时,语气可以更欢快。”
她赶紧去网上搜 “喜马拉雅怎么降噪”,跟着教程学会了用 APP 自带的 “降噪功能”,又重新录制了情感不够饱满的段落。第二次提交后,版权方终于通过了审核,5 天后她收到了 50 元报酬 —— 这是她靠声音赚的第一笔钱,虽然不多,但让她特别有成就感。
之后,她又接了 3 个儿童故事的任务,每完成一个就总结经验:比如 “录制儿童故事时,语速要比平时慢 10%,语气要更活泼”“录制前先喝口水,避免嗓子干涩导致声音沙哑”。慢慢地,她的录制效率越来越高,5 分钟的故事从 1 小时缩短到 30 分钟,还收到了版权方的 “优先接单” 邀请(优质录制者可优先选择高报酬任务)。
二、进阶:接长篇有声书,提升单集收益
2023 年 5 月,林晓在 “有声制作平台” 看到一个 “都市情感小说” 的长篇录制任务:共 50 集,每集 20 分钟,单集报酬 150 元,要求 “温柔女声,能表现出女主角的细腻情感”。她觉得自己的声音很适合,便提交了试音片段(版权方要求先录制 1 分钟片段,筛选合适的录制者)。
为了通过试音,她做了更充分的准备:
分析角色:提前问版权方要了小说的前 3 章内容,了解女主角 “从自卑到自信” 的性格变化,决定 “前期语气温柔中带点怯懦,后期语气更坚定”;
设备升级:她花 200 元买了一个桌面麦克风(得胜 Q7),音质比耳机麦克风好了很多,背景杂音几乎没有;
试音录制:选了女主角 “第一次在职场发言” 的片段,录制时特意放慢语速,在 “紧张的停顿” 处停留 0.5 秒,突出角色的怯懦感。
3 天后,她收到版权方的通知:“试音通过,情感表达很贴合角色,可开始录制。” 接下来的 2 个月,她每天下班后花 2 小时录制,20 分钟的内容需要 1 小时录制 + 30 分钟后期(降噪、剪辑口误),周末会多录 2-3 集。
录制过程中,她遇到过 “难以把握的情感段落”—— 比如女主角失恋的场景,她不知道怎么表现 “隐忍的难过”,就去听其他情感类有声书,学习别人怎么处理类似段落,还会对着镜子练习 “语气和情绪的配合”。慢慢地,她不仅能准确把握角色情感,还能在旁白部分加入 “自己的理解”,比如在描述 “城市夜景” 时,用轻柔的语气营造 “安静浪漫” 的氛围。
2023 年 7 月,她完成了 50 集的录制,收到了 7500 元报酬(50 集 ×150 元),平均每月靠这一个任务就能赚 3750 元 —— 这比她的行政工资的一半还多。更重要的是,这次长篇录制让她积累了 “角色塑造” 的经验,之后接类似的情感类有声书,单集报酬能达到 200-300 元。
三、拓展:开通个人账号,靠广告分成增加收益
2023 年 8 月,林晓在朋友的提醒下,开通了自己的喜马拉雅个人账号 —— 朋友说 “可以把录制的有声书片段发到个人账号,积累粉丝后开通广告分成,多一份收益”。
她把之前录制的 “都市情感小说” 剪辑出 5 个 “精彩片段”(每段 3 分钟),发布到个人账号,标题写 “女生必听!都市情感小说片段:原来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#情感有声书 #女生成长”。没想到 1 周后,其中一个片段的播放量涨到了 8000 多,还收获了 120 个粉丝。
她开始定期在个人账号更新内容:
内容来源:除了剪辑自己接单的有声书片段,还会录制 “情感语录”(从网上找优质的情感文案,用温柔的语气朗读,每段 2 分钟);
互动引导:在音频结尾加 “互动话题”,比如 “你有没有过‘爱自己’的瞬间?评论区分享给我”,慢慢积累了一批 “喜欢听情感内容” 的粉丝;
开通广告分成:2023 年 9 月,她的个人账号累计播放量超 1 万,粉丝涨到 300 多,便申请开通了 “广告分成” 功能。
开通广告分成后,她的个人账号开始有了稳定收益:每发布一条 3 分钟的情感语录,播放量 1 万就能赚 15-20 元。2023 年 10 月,她发布的一条 “失恋后如何快速走出来” 的情感语录,播放量涨到了 5 万,单条广告分成赚了 86 元。
现在,林晓的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:一是接有声书任务(每月能接 1-2 个长篇任务,收入 3000-5000 元);二是个人账号的广告分成(每月 500-800 元),总共每月能靠音频内容赚 3500-5800 元,比她的主业工资还高。她计划明年辞职,全职做有声书录制和个人账号运营,“靠自己喜欢的声音赚钱,还能自由安排时间,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”。
她总结自己的经验:“做有声书录制,不用一开始就有专业设备,重要的是愿意学习和总结;先通过接单积累经验和收益,再慢慢运营个人账号,开通广告分成,这样能让收益更稳定。只要你的声音有特点,愿意花时间打磨,就能在音频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。”
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